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
水是湖北最大的省情,治荊楚必先治水。沮漳河作為長江中游北岸一級支流,流域地跨襄陽、宜昌、荊州、荊門四地,是長江中游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和生態屏障。
10月15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沮漳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了解,沮漳河流域保護協同立法是經湖北省委批準,省市兩級人大共同推進的年度重點立法項目。9月26日,湖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了襄宜荊荊四地沮漳河流域保護條例,并將于明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
湖北省人大法工委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協同立法開創了針對湖北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二級流域片區制定地方性法規的先河,為推動沮漳河“一河共治”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四水統籌”筑牢生態安全底線
近年來,湖北先后印發《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和《湖北省域戰略規劃》,提出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推進四化同步發展。開展沮漳河流域保護,必須堅持法治引領,堅持以水系為脈絡、以流域為整體,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和制度藩籬,協同推進流域綜合治理。
沮漳河流域協同立法提出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四水統籌”。在具體制度設計上,條例秉持系統治理理念,重點從加強沮漳河流域水資源保護、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等方面作出制度設計。在總則部分,明確了“統籌協調、系統治理”的基本原則;并設置了水資源保護與安全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三個章節,專門對此進行規范。
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條例明確了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基本原則,并進一步強化水資源調度管理,加強生態流量保障。要求具有河湖生態流量保障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者應當將生態用水調度納入日常運行調度規程,并對未將生態用水調度納入日常運行調度規程的行為設置了罰則。
在水安全保障方面,條例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管理,保障飲用水安全;進一步加強流域河道管理,明確了河道管理范圍內相關禁止行為。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條例明確流域實行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及排污許可管理制度,并進一步加強流域水環境質量監測,要求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在行政區域的交界處、主要入河口設置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斷面,定期監測并向社會公開監測信息。
在水生態修復方面,條例進一步加強水土流失防治,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統籌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流域水系整治,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水土保持工程建設與建后管護,防止流域內水土流失。
湖北省人大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地條例以制度協同為導向,努力在規劃管控、保護目標、防治措施、執法尺度、保障監督、區域協作等方面實現協同,充分凝聚協同保護合力,具體體現出堅持規劃引領、堅持“四水共治”、堅持精準施策、堅持因地制宜4個特點。
加強“區域協作”推進共治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四地條例都有“區域協作”一章,是此次協同立法的重要成果和一大亮點,突顯出區域協作對于加強沮漳河流域保護的特殊重要意義。
一河流經四地,四地發展現狀以及對沮漳河的功能定位、保護方法卻各不相同,從“分河而治”到“共同治理”,區域協作勢在必行。
四地條例從結構到內容全面對接,在立法理念、框架結構、管控措施、法律責任等重要制度設計上保持了高度一致,開啟了“一河共治”新局面。作為湖北首次針對二級流域片區進行的協同立法,條例明確了跨行政區域協作的工作機制和具體措施。
襄陽是沮漳河流域的源頭地區,針對當地地理特點和保護形勢,襄陽條例強調加強源頭保護,在源頭治理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同時探索建立流域保護責任共擔、流域環境共治、生態效益共享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荊州位于沮漳河流域下游,主要污染源為農業面源污染。荊州條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措施,包括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流域磷污染防治等。
沮漳河的東支漳河流經荊門,建壩形成的漳河水庫,是荊門中心城區的主要飲用水水源地。荊門條例增設了漳河水庫水環境保護專章,真正實現以“法治紅線”守住“綠色底線”。
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洪減災工程,宜昌條例立足地方實際,在第十八條中專門增加一款,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進沮漳河流域分蓄洪民垸布局優化與建設管理,提升安全運用能力。
據悉,沮漳河流域是全省16個二級流域片區之一,四地開展區域協作攜手立法保護沮漳河流域,是踐行湖北省委關于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在立法過程中,四地從流域綜合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的角度出發,統籌推進水資源保護、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堅持資源共享、污染共治、生態共抓、發展共贏,為沮漳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四地將緊扣中央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努力構建科學有效的沮漳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制度體系,在立法思路、立法過程和立法機制方面不斷凝聚共識。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