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坐擁多個爆款的曲江文旅業績由盈轉虧。
8月23日,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曲江文旅”,600706.SH)發布2024年半年報。報告顯示,曲江文旅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11.9%;而與之相對應的歸母凈利潤卻為-1.87億元,不僅由盈轉虧,虧損幅度更是同比擴大超15倍。
對于凈利潤大幅下滑,曲江文旅表示,主要是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較上年同期發生變動,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增加所致。財報數據顯示,大唐不夜城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38.3萬元,凈利潤僅為23.53萬元。
由于經營不善,曲江文旅已經連續多年虧損。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2024年上半年,曲江文旅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1.41億元、2792萬元、2.61億元、2.22億元、1.89億元,四年半累計虧損8.41億元。
具體到旗下子公司,今年上半年,曲江文旅大部分子公司出現虧損,旗下實際開展業務的參控股公司共有20家,其中僅有8家公司盈利,其余12家公司處于虧損狀態。
此外,公司還面臨較大的債務和資金壓力。截至今年上半年,曲江文旅總負債26.92億元,資產負債率近三年來不斷走高,由2022年上半年的67.48%漲至今年上半年的80.94%。現金流方面,今年上半年,曲江文旅凈現金流為-5463.66萬元,同比下滑178.98%。其中,經營性現金流6508.72萬元,投資性現金流-2383.75萬元,融資性現金流-9588.63萬元。
連續多年虧損應收賬款高企
曲江文旅盈利能力已經連續多年虧損。2023年,其營業收入增長68.8%,為15.04億元,高于行業均值42.47%,剔除疫情因素也超過了2019年的表現。但凈利潤卻延續虧損態勢,2022年及2023年分別虧損了2.48億元和1.95億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70億元,同比增長11.90%,凈虧損1.87億元,同比止盈轉虧,去年同期凈利潤為1291.28萬元。
財報顯示,曲江文旅今年上半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應收賬款預期信用損失模型較上年同期發生變動,計提壞賬準備金額增加所致。半年報顯示,曲江文旅前五大欠款方合計欠款約13.96億元,占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期末余額合計數的84.66%,累計壞賬5.82億元。
2020年—2023年,曲江文旅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1.41億元、2792.32萬元、2.61億元、2.22億元,四年累計虧損約6.52億元。
業內認為,持續虧損與曲江文旅的輕資產運營模式有一定關系。曲江文旅主營業務是景區運營管理業務,下面的景區均非其自有資產,因此其收入主要是收取相關管理部門所支付的管理酬金。
這種模式下,公司不投資建設景區,不承擔風險和成本,只代為托管運營收取管理酬金和收益分成,導致實體資產控制力較弱,在應收賬款管理上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對企業現金流和盈利能力造成較大壓力。
因大量應收款收不回,負債高企無法償還,今年4月以來,曲江文旅先后多次遭遇股權凍結。受此影響,其資產負債率高達78.17%。截至今年上半年,曲江文旅總負債26.92億元,資產負債率近三年來不斷走高,由2022年中的67.48%漲至目前的80.94%。
為緩解資金壓力,曲江文旅今年曾多次變賣旗下核心資產加速回款自救,如轉讓西安山河景區運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51%的股權,擬將全資子公司西安曲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西安曲江大明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公開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西安曲江唐邑投資有限公司40%的股權及1.67億元債權等。同時,曲江文旅也在加快對應款項的催收,并調整了部分景區的管理酬金,期望通過優化運營和成本控制提升盈利能力。
旗下子公司多數陷虧損
曲江文旅是一家以從事景區運營管理業務、文化主題酒店管理(含餐飲管理)業務、旅行社業務、演出演藝業務、體育項目業務、文化旅游商品業務、園林綠化及其他新型旅游業務等為主的企業。
曲江文旅旗下擁有眾多知名景區,如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公園、大雁塔景區、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等。
從業務結構看,景區運營和酒店餐飲業務已成曲江文旅目前的主營業務,今年上半年貢獻了超八成的營收。然而,曲江文旅多數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陷入虧損,旗下實際開展業務的參控股公司共有20家,其中僅有8家公司盈利,其余12家公司處于虧損狀態。
大明宮遺址公園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6798.5萬元,凈利潤卻虧損近6000萬元,是虧損最為嚴重的子公司,虧損金額超過曲江文旅8家子公司盈利總和的兩倍。
此外,大唐不夜城雖然客流量大,但由于門票、活動等均為免費,同時日常運維、宣傳等費用支出較高,導致盈利微薄,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38.3萬元,凈利潤僅為23.53萬元。
業內認為,曲江文旅想要提升盈利能力,需要加強成本控制,對各子公司的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去除冗余環節,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例如,在景區管理中,優化游客入園流程、設施維護流程等,減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費。此外,通過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優化產品和服務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尋求外部合作與資源整合提升盈利能力。
●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