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2023年,武漢軟件業務收入達3023.8億元,同比增長20.1%,高于行業平均增速6.7個百分點,增速在全國14個軟件名城中連續兩年居于首位。
日前,第二屆軟件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8個校企合作項目和24個產業招商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金額103.91億元。武漢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中國軟件名城”,已成為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正加速打造“軟件新質生產力”。
24個軟件產業項目簽約
第二屆軟件創新發展大會以“軟件賦能新型工業化、數智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匯聚業內知名院士專家和頭部企業,共話軟件發展新趨勢,共謀合作新機遇。8個軟件類校企合作項目和24個軟件產業鏈招商引資項目在會上集中簽約,總金額103.91億元。
軟件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已成為武漢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創建數字經濟一線城市的動力引擎。
目前,武漢軟件產業區域布局特色鮮明,呈現由單極向多極發展態勢。東湖高新區軟件產業規模占全市的60%以上,集聚軟件企業超1000家,是武漢軟件技術和產業綜合創新主要聚集區;以汽車產業為主導的武漢經開區近年來奮起發力,聚集了帶動效應強的一批重大項目;洪山區、江夏區、武昌區在新興軟件產業加快培育新增長點;其他區形成特色布局。
領軍軟件企業紛紛來漢布局,阿里華中總部、騰訊華中生態城、小米超大研發中心、浪潮云研發總部、康佳第二總部物聯網研發中心、微盟集團第二總部等項目正在建設中,領格在漢投資30億元打造中國區總部,抖音集團旗下支付公司合眾易寶總部位于武漢,珍島集團、小紅書、斑馬智行、恒生電子、猿輔導等企業均在漢設有總部項目。
與此同時,武漢本土軟件企業不斷上新。數據顯示,武漢已聚集軟件領域企業超4萬家,去年全市新登記企業17.46萬戶,其中軟件類企業2.53萬戶,同比增長超過80%。
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武漢軟件產業已有規上企業1200家,軟件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79家;軟件業務收入過百億元企業5家,50億至100億元企業3家,10億至50億元企業40家,軟件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330家。武漢達夢、天喻信息入選首屆中國軟件名企,烽火集成、佰鈞成、斗魚、盛天網絡、福祿網絡等企業入選中國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
去年,武漢軟件業務收入規模達3023.8億元,同比增長20.1%,增速連續2年居全國14座軟件名城之首。
力爭2028年躍升至第一方陣
推進“中國軟件名城”建設,推動軟件產業做大做強,提升關鍵軟件技術創新和供給能力。武漢提出,到2028年,全市軟件業務收入爭取突破8000億元,規模躍升至全國第一方陣;規上軟件信息業增加值達到26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提升至10%以上,成為武漢市新的支柱產業。
為強化政策引導,近年來,武漢市已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武漢中國軟件名城引領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方案》《武漢市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武漢市促進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產業政策。
武漢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將組織實施10個左右軟件領域市科技重大專項和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引入社會資本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打造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做大做強本地開源平臺社區,打造一批開源龍頭企業。
同時,打造一批軟件名園,集聚一批頭部企業、創新人才、創新平臺,配套一批高水平軟件人才社區,爭創中國軟件名園。建設5個萬人研發基地、10個5000人級研發中心,聚集千人級企業研發基地項目50個左右。做強工業軟件、基礎軟件、汽車軟件、地球空間信息等優勢產業集群,做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培育行業通用軟件、大型應用軟件和垂直大模型,打造100條數字化產線,開放100個應用場景,深化“人工智能+制造業”。
在構建企業矩陣方面,武漢將加快培育多個百億企業和上市企業,累計培育200家“專精特新”企業,推動制造業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每年引進20個投資額億元以上的軟件類項目。
進一步優化產業生態,及時更新全市軟件產業專項政策,重點加強“卡脖子”技術攻關,逐步形成市、區聯動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體系,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支持東軟、小米與高校合作開展定制化人才培養,力爭每年吸引100位高端軟件人才來武漢創業、就業,新增軟件從業人員2萬人以上。
●長江商報記者 劉倩雯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