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潘瑞冬
“分拆王”常兆華掌控的微創醫療(00853.HK)正在“借新還舊”。
4月5日晚間,微創醫療發布公告稱,為償還2026年可換股債券未償還款項約4.48億美元,原貸款人同意提供1.5億美元可換股定期貸款融資。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24年微創醫療有7.43億美元債務需要償還,約合53.75億元人民幣。常兆華“亞歷山大”。
近兩年間,常兆華因瘋狂分拆而受到市場關注。1998年,常兆華回國創立微創醫療,對標美敦力,布局多個醫療器械賽道,并自2019年開始推動微創醫療瘋狂分拆上市。
“微創醫療是一家有萬億市值基因的公司”,常兆華曾說,“微創除生產產品外,也是個生產上市公司的公司,通過這個經營模式,實現公司的持續性增長。”目前微創系已經擁有6家上市公司平臺,微創醫療明確表示拆分12家公司獨立上市是公司的長期戰略。
但目前來看,微創系業績承壓,除心脈醫療外,其他5家上市公司或微盈或虧損,其中,微創醫療近四年已累計虧損13.8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90億元。
做中國的美敦力
與眾多醫療醫藥領域的創業者一樣,常兆華也是學者下海經商。
常兆華踏足醫療領域是“半路出家”。1963年,常兆華出生于山東淄博,本科到博士,他都在上海機械學院攻讀動力工程。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赴美留學,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進入美國醫療器械企業Cryomedical Sciences,從首席科學家到研發部主任一路做到了副總裁的位置。
在海外醫療行業浸淫多年后,常兆華決定回國開啟創業之路。1998年的上海張江百廢待興,醫療領域更是大有可為,常兆華在當年成立微創醫療,選擇先仿制再自研的道路。
1999年,微創醫療推出中國第一根PTCA球囊擴張導管;一年后,中國第一根冠脈裸支架上市;2004年,中國第一根冠脈藥物支架Firebird火鳥誕生。由于仿制成本低,微創醫療產品快速占領市場。
常兆華的“攤子”鋪得比較大,他希望做中國版的美敦力,美敦力是全球醫療器械巨頭。在上市之前,在常兆華的規劃下,微創醫療通過并購已經布局了骨科、神經、醫療機器人、醫美、康復等多個賽道。
2010年,微創醫療在港股上市,一時風光無限。上市后三年即2010年至2012年,公司的業績穩步增長。
不過,即便相比美敦力,常兆華的多元化步伐也有些過快,這讓微創醫療能夠帶來穩定現金流的成熟產品比例較小,多元化布局也意味著需要的研發費用較大。
2013年到2015年,微創醫療的盈利能力連降三年,此后公司經營呈現“小賺巨虧”波動態勢。2016年至2019年之間,公司的歸母凈利潤最高僅有0.46億美元。
除了多元化壓力外,微創醫療還面臨著國家集采的壓力。2020年是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政策落地的第一年,心臟(冠脈)支架作為第一個集采對象,價格從均價1.3萬元人民幣下降至700元人民幣左右。而微創醫療是當時中標量最大的企業。
集采降價帶來的壓力直接反映在公司的財報中,同花順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微創醫療進入虧損區間,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91億美元、2.76億美元、4.37億美元、4.78億美元,四年累計虧損13.8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90億元。
可以看到,2020年,是微創醫療的業績分水嶺,這一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也首次轉負,此后凈流出金額加大。
資本市場“分拆王”
在“難看”的財務數據出來之前,常兆華就已經行動了起來。他采用的方式是分拆核心業務上市。
2019年7月,微創醫療拆分心脈醫療登陸科創板。心脈醫療業務主要包括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其上市從二級市場融資7.3億元。
2021年微創醫療繼續高歌猛進:2月,分拆心通醫療在港交所上市,實際募資28.85億港元;11月,分拆微創機器人上市,實際募資17.98億港元。2022年7月和8月,微創醫療分拆的微創腦科學和微電生理上市,實際募資金額分別為3.38億港元、10.7億元。
截至目前,包括微創醫療在內,常兆華擁有6家上市公司,被資本市場戲稱為“分拆王”。
常兆華試圖將分拆進行到底。資料顯示,微創醫療曾在2023年股東大會上明確對外表示拆分12家公司獨立上市是公司的長期戰略,目的是讓12個細分賽道(產業集群)里,每個板塊都有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旗艦。
2023年5月18日,微創醫療再度分拆,子公司微創心律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書,擬于主板上市。不過,截至目前微創心律招股書已失效。
常兆華曾說,“微創除生產產品外,也是個生產上市公司的公司,通過這個經營模式,實現公司的持續性增長。”
不過,目前微創系業績承壓,旗下6家上市平臺,僅心脈醫療的盈利能力較強,其他5家上市公司或微盈或虧損。
常兆華除了通過分拆上市給公司贏得發展時間外,還通過可轉債、定增以及子公司轉讓股權等形式進行融資。2021年,微創醫療在一級市場進行了2筆融資,其中子公司微創腦科學引入了1.5億美元、微創心律引入了1.03億美元。2022年,微創醫療的子公司微創蹤影通過股東注資融到2億元。2023年,核心子公司心脈醫療通過定向增發獲得18.09億元。
2023年12月19日,微創醫療發行可轉債融得2.2億美元,用于贖回部分2021年發行的可轉債。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2021年的無利息,這次可轉債利息達到5.75%。
目前,由于微創醫療的一筆債務即將到期,常兆華可謂“亞歷山大”。
今年3月28日晚,微創醫療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其實現營業收入9.51億美元,同比增長15.8%;年內虧損額(稅后利潤)再創新高達6.49億美元,同比擴大10.4%。
審計機構畢馬威在財報中對于微創醫療的經營狀況給出了重大不確定提示,包括2024年6月到期贖回本金額為4.48億美元的可轉股債券,以及一年內到期的短期銀行借款2.95億美元。此外,畢馬威還提示,2023年微創醫療的經營活動性現金凈流量為-2.32億美元。
長江商報記者粗略計算,2024年微創醫療有7.43億美元債務需要償還,約合53.75億元人民幣。
巨額債務下,微創醫療“借新還舊”。
4月5日晚間,微創醫療發布公告稱,為償還2026年可換股債券未償還款項(約4.48億美元),公司與原貸款人于2024年4月5日簽訂可換股融資協議。原貸款人同意提供1.5億美元年利率5.75%的美元可換股定期貸款融資,并擁有不超過5000萬美元本金總額的增加選擇權。
對此,公司表示計劃利用所得款項凈額償還未償還款項,支付相關費用,并為集團一般企業用途提供資金。值得注意的是,原貸款人A、B及C由Hillhous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高瓴投資)獨家管理及控制。
可以看到,這筆錢并不足以完全覆蓋6月份到期債務。“萬億市值基因公司”的愿景較遠,當下,常兆華需要面對的,還是債務及經營問題。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