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自稱國內一次性餐飲具行業頭部企業的寧波昌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亞股份”)IPO向前邁了一小步。
3月22日,昌亞股份回復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并更新了材料。但公司離通過IPO并上市,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昌亞股份存在兩大致命短板。公司塑料產品收入占比接近90%,在全球限塑、“雙碳”的背景下,昌亞股份的塑料產業之路或受阻。
作為國內土生土長的企業,昌亞股份主營業務收入超過95%來自境外市場,且超過80%來自美國市場。在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復雜的情況下,過分依賴海外市場,風險在不斷增大。
昌亞股份前員工離職創業,即成為公司供應商,且受到了公司實際控制人財務資助。這之間是否有蹊蹺?
研發人員占比接連下降,低學歷研發人員增多、高學歷研發人員減少,昌亞股份的研發創新能力也受到質疑。
兩大致命因素阻礙發展
盡管經營業績表現穩定,但昌亞股份的發展前景并不被市場看好。
2020年至2023年1—9月(下稱“報告期”),昌亞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12億元、6.23億元、9.19億元、5.3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7304.42萬元、5349.13萬元、12467.41萬元和7206.76萬元。
其中,2021年凈利潤下降明顯,對此,公司解釋,是受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也是前述因素影響,導致積壓的訂單集中在2022年完成交付,帶動2022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大幅增長。
昌亞股份專業從事塑料餐飲具、生物可降解餐飲具及紙制餐飲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一次性餐飲具,包括各類材質的餐具、餐盒、吸管、杯盤等。
從產品角度看,昌亞股份對塑料餐飲具收入較為依賴。報告期,該類產品收入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6.15%、92.73%、91.66%、89.30%,雖然占比呈下降趨勢,但仍然在90%左右。
近年來,全球不少國家實施限塑令,昌亞股份的發展空間將被擠壓。
從地域構成來看,昌亞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高度依賴境外市場,甚至是高度依賴美國市場。報告期,公司境外銷售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80%、95.96%、98.25%和96.95%。同期,公司對美國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81.48%、79.58%、81.83%和82.98%。
昌亞股份表示,截至目前,美國的部分州、市已出臺限制塑料吸管使用的法案,禁止餐廳主動向顧客提供塑料吸管。
除美國外,歐盟、加拿大、英國以及中國境內均已出臺不同程度的限塑政策,各國、各地區推進限塑的范圍、力度及時間表均有所不同。公司針對上述地區客戶正逐步推進產品類型切換,以生物降解制品、紙制品代替塑料制品,但下游市場依然存在因成本過高、用戶體驗欠佳等因素而無法快速全面替代塑料制品的情況。
高度依賴塑料產品、高度依賴美國市場,昌亞股份的風險不言而喻。
為了避稅,昌亞股份在越南設立子公司,并承擔了公司65%產能。不過,公司亦提示,倘若美國持續擴大其貿易保護政策,將越南昌亞生產的相關產品列入關稅加征范圍,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第一大供應商不穩定
昌亞股份的供應商存在異常。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昌亞股份的第一大供應商分別為遠大物產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C?NG TY TNHH OLYSTYRENE VIETNAM、C?NG TY TNHH POLYSTYRENE VIETNAM、BOROUGE PTE.LTD,公司向其采購金額分別為3130.55萬元、4552.83萬元、8491.90萬元、3896.51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重為10.32%、12.84%、16.27%、11.11%。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昌亞股份2020年的第一大供應商,在2021年、2022年的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2021年、2022年的第一大供應商,在2023年1—9月的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此外,前五大供應商中,浙江明日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制公司僅2022年出現過一次,STAVIAN及其關聯公司突然出現在2023年1—9月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公司供應商變動頻繁。
備受關注的是,昌亞股份的供應商天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簡稱“天捷塑料”)是其關聯方。報告期內,公司委托天捷塑料進行流延膜外協加工,雙方合作始于2021年,彼時雙方交易金額41.03萬元,2022年合作交易金額達170.77萬元,占昌亞股份同類采購金額的82.49%。
天捷塑料實控人為應成,其持有天捷塑料95%股權。
應成曾是昌亞股份員工,2017年加入,具有一定的塑料制品行業經驗,2021年初,基于個人發展選擇離開公司進行自主創業,創立天捷塑料。
對于與應成合作,昌亞股份解釋稱,流延膜原材料行業生產企業眾多,工藝成熟,行業競爭較為激烈,綜合考慮到天捷塑料在供貨速度、產品品質、地址區位、塑料制品行業經驗,公司選擇天捷塑料作為流延膜外協加工廠商之一。
顯然,這一說法并不能打消外界疑慮。2021年,天捷塑料才成立,何談供貨速度、產品品質等?
應成與昌亞股份的關系還不止如此。昌亞股份越南子公司越南昌亞副總經理為成秀芳,而應成系成秀芳之子。
可疑之處還有,除了公司之間的合作,昌亞股份實控人徐建海與應成還有資金往來。
2020—2021年期間,徐建海曾多次向應成提供借款,共計308萬元。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昌亞股份說明,徐建海借款給應成的背景及原因、具體用途及流向,是否流向公司客戶及供應商,公司及其關聯方與應成是否存在委托持股、關聯關系或其他利益安排,應成及其關聯方是否存在為公司分擔成本費用的情形。
當然,昌亞股份極力否認。其回復稱,應成創立天捷塑料生產投入持續需要資金支持,而天捷塑料作為新設公司直接從銀行獲取貸款較為困難,流延膜的生產涉及的前期設備投入也較大,應成遂于2020年11月向徐建海提出借款需求,根據雙方簽訂的《借款協議》,應成向徐建海借款308萬元,借款期限總計5年,該借款僅限用于應成開辦企業的生產經營。同時,考慮到晚輩創業存在一定難度及企業初創期盈利能力相對有限,該借款協議未約定借款利息。
這一說法可靠嗎?
研發費率行業墊底
昌亞股份屬于“夫妻店”,實際控制人徐建海、王美蘭夫婦合計持有公司72.06%股權。
履歷顯示,徐建海是位機械工程師和高級經濟師,1995年6月—2002年8月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船舶雷達研究所工程師,2002年8月—2006年10月曾在家聯科技擔任經理,2007年創辦了昌亞股份。王美蘭曾在創業前當了15年小學教師。
目前,家聯科技是昌亞股份競爭對手,其也是一家夫妻店,實控人之一王熊創業之前當了9年中學老師。
昌亞股份成立于2013年,其源于2007年成立的寧波昌亞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簡稱“昌亞塑料”)。昌亞塑料曾投資有昌亞香港,昌亞香港又投資了昌亞塑料科技,后者后來更名為昌亞有限。
昌亞塑料由徐建海、王美蘭、劉霞共同成立,劉霞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退出。后昌亞塑料科技整體被利豐國際接盤,利豐國際的唯一股東BOC為王美蘭持股100%的企業。在2015年將昌亞塑料科技轉手給王美蘭后,徐建海又設法從利豐國際手中接回了昌亞塑料科技,且在2018年和2021年將其兩度更名,形成目前上市主體昌亞股份。
2018年,昌亞塑料科技法人從成秀芳變更為徐建海,公司也更名為昌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昌亞新材料”)。2020年12月,徐建海和昌亞控股從利豐國際手中接回昌亞新材料全部股權,變更為內資企業,2021年12月更名昌亞股份。
如此密集更名、騰挪,徐建海究竟是為了什么?
昌亞股份的研發實力存在下滑跡象。從研發人員數量方面看,報告期,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34人、44人、45人、43人,占員工總數的比重分別為2.45%、3.48%、3.12%、2.38%,呈下降趨勢。
從研發人員學歷分布情況看,報告期,碩士及以上人數分別為1人、2人、2人、1人,本科人數分別為5人、4人、6人、4人,包括大專學歷人數,在2023年9月末均在減少。惟有高中及以下學歷人數在持續增長,分別為23人、32人、35人、36人。
報告期,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796.03萬元、1153.54萬元、1521.54萬元和990.7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5%、1.85%、1.66%和1.85%。
與同行相比,昌亞股份的研發費率明顯偏低,甚至只有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的一半。報告期,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3.80%、3.55%、3.32%、3.71%。
在研發費率行業墊底、研發人員減少的情況下,昌亞股份的研發實力勢必會降低,未來,公司靠什么贏得競爭力?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