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潘瑞冬
保險業巨頭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分支機構及代理人獲行政處罰。
7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金監總局”)官網信息顯示,2020年至2021年間,中國人壽樺甸支公司代理人王淑霞向兩位投保人給予保險合同以外的利益共計2888.88元;此外,王淑霞還涉及欺騙保險人違法違規行為,金監總局吉林監管局對相關機構和個人給予行政處罰共1.4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后發現,自2023年以來至今,中國人壽涉及欺騙投保人、管理不到位、內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的違規事項多達44件。
近年來,監管加強對于保險業代理人隊伍的約束與監管,在“清虛”的要求下,過去曾經虛增虛掛的人力被逐步排除,相應的銷售人力兩年腰斬,中國人壽的個險業務板塊持續收縮與此不無關系。
在此背景下,中國人壽開始發力銀保渠道,2022年在總體營收下滑背景下,銀保渠道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8.6%。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23年以來,銀保渠道持續發力,業績明顯回升。5月和6月,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均達到兩位數增長,分別為15.7%、18.3%。
平均每月6.3件違規
近年來,監管加強對于保險業代理人隊伍的約束與監管,此前的一些執業問題在當下逐漸浮現。
7月28日,金監總局吉林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0年至2021年間,中國人壽樺甸支公司代理人王淑霞通過微信轉賬形式分別向投保人王某海、趙某峰給予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共3筆,合計金額2888.88元。
此外,2021年12月16日,王淑霞私自使用董某權工號向趙某峰銷售國壽少兒國壽福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盛典版),董某權實際未參與上述業務銷售,存在欺騙保險人行為。
王淑霞涉及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欺騙保險人違法違規行為,吉林監管局決定對中國人壽樺甸支公司給予“警告,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對王淑霞給予“警告,合計罰款4000元”的行政處罰。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2023年以來中國人壽的違規事項發現,除了欺騙保險人和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的違規行為外,還涉及到管理不善、誤導宣傳、辦理虛假業務、虛掛工作人員、內控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共計44件違規行為,平均每月的違規行為達到6.3件。
其中,1月10日,中國人壽連云港市分公司因未經批準變更營業場所、新增營銷人員(代理人)簽約審核不嚴謹,降低準入門檻、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辦理虛假業務、虛掛工作人員的違規行為,被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連云港監管分局進行公開處罰,處罰金額60.5萬元,為今年以來最高。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9年3月銀保監會就下發《關于開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執業登記數據清核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針對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從業人員開展執業登記數據清核整頓工作,要求中介機構從人員清虛、隸屬歸位、信息補全、加強維護四方面進行自查和整頓。在此要求下各家保險公司開始“清虛”,過去曾經虛增虛掛的人力被逐步排除。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的個險板塊的銷售人力近兩年來降幅明顯,相較2020年的137.8萬人,2022年僅剩66.8萬人,減幅高達51.52%。
保費連續兩個月雙位數增長
資料顯示,中國人壽保費銷售渠道呈現“一體多元”格局,其中一體為個人代理人業務,多元業務包括銀行、團險、健康險、互聯網等。隨著個險板塊銷售人員的減少,中國人壽“一體”保險規模持續縮減。
根據歷年年報,2020年至2022年,中國人壽個險業務總保費分別為5110.44億元、5094.89億元、4924.39億元,同比變動5.5%、-0.3%、-3.3%,雖然在所有渠道中,個險業務保費規模最大,但卻呈現持續縮減趨勢。
更進一步細看,個險板塊中的首年期交保費995.55億元、822.54億元、815.08億元,同比變動為3.7%、-17.4%、-0.91%,可以看到,首年期交保費在2021年降幅明顯,2022年趨于緩和。
在個險保費持續收縮的背景下,中國人壽持續發力銀保渠道,保費規模及業務價值較快增長。
2020年至2022年,銀保渠道的總保費達412.40億元、493.26億元、634.15億元,同比增長62.1%、19.6%、28.6%,呈現快速增加趨勢。
今年4月25日,時任中國人壽集團副總裁趙鵬在壽險回暖背景下,對行業一季度情況進行了說明,他表示,新單保費實現由負轉正,銀行渠道保費對新單的貢獻超過80%,個險業務規模仍未止跌回升,增速低于銀保渠道18.2個百分點。
根據今年一季報,中國人壽實現營收3683.85億元,同比增長7.16%;實現歸母凈利潤178.85億元,同比增加18%;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7.7%;新單保費同比增長16.6%,其中首年期交同比增加9.4%,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同比增長5.1%,占首年期交保費的28.1%。
長江商報記者根據最近兩個月披露的保費收入計算,中國人壽5月和6月實現保費收入分別為413億元、716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15.7%、18.3%,連續兩個月實現雙位數增長。
華泰證券表示,儲蓄型產品的強勁需求仍是支撐保費增長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定價利率下調的可能促進了儲蓄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銀行存款利率及其他類儲蓄投資產品收益率下降也提升了儲蓄型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