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上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
作為數字經濟核心驅動力,數據成為生產要素被市場愈加關注。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各地緊鑼密鼓地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加速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這折射出構建一個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不僅是國家頂層規劃指引,更是各市場主體的迫切愿望。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對發揮數據要素價值、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多地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按下“加速鍵”
憑借可測度性,以及得益于近年來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數據的生產要素地位不斷被夯實。同時,數據要素持續與企業業務深度融合,驅動高效運營和智能化決策,進而形成產業鏈和全社會共振。在此背景之下,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進一步提速“箭在弦上”。
“作為數據要素和數據資產安全保護、價值生成、交易流通的重要載體和基礎設施,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已迎來戰略機遇期。”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是實現數據從資源化到資產化,再到資本化,經過數據要素的交易、流通產生價值,并逐漸形成以市場為根本調配機制的動態過程。
近期,全國多地密集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活動,加速數據要素市場配置進程。4月26日,河南率先啟動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城市試點建設,鄭州、開封、洛陽、新鄉、許昌等5個省轄市獲得首批試點城市資格;4月25日,福建召開數據要素與產業生態大會,凝聚產業生態頂尖優勢資源,共話數據要素賦能千行百業;4月24日,上海數據交易所國際板啟動建設,探索數據跨境雙向流動新機制,推動國內外企業開展跨境流通業務合作等等。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對記者表示,上述活動舉措體現了數據要素市場建設應從數據要素供給、數據要素流通以及數據要素價值等方面下功夫。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加工機制,以便數據供給規范、易于管理和使用;其次,需要建立便捷高效的數據交換平臺,讓數據流通更加自由和安全。另外,需要明確數據要素價值和用途,為不同領域和行業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支持和服務。
“除了數據要素供給、數據要素流通和數據要素價值,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還需要注重數據確權、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保障數據要素的合法權益等等。”UWEB校長、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執行主任于佳寧表示。
加快數據要素紅利形成
各地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也需要認清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數據交易機制和產品體系有待健全等現實,特別是權屬界定不清、要素流轉無序、定價機制缺失、安全保護不足等成為制約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主要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數據確權是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目前存在的最大阻礙。”于佳寧表示,數據要素的特點和其他實物要素有較大不同,數據的生產者、管理者、整合者、使用者等角色之間的權利邊界存在一定的模糊交叉,導致數據要素的產權屬性難以確認,以及大量數據濫用的情況發生,嚴重阻礙了數據要素的生產和流通。此外,還有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數據質量、數據流通和共享、數據要素市場監管和規范有待完善等。
為了克服上述阻礙,加速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吳琦建議,應從強化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特色數據要素市場,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數據要素市場體系,落實支持保障、營造良好市場營商環境等方面入手,加快培育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
于佳寧認為,可以將區塊鏈理解為一種“確權的機器”,為數據資源提供極低成本的確權工具,并在實現確權后打通交易,形成市場價格,才能使數據真正成為一種資產。數字資產就是數據要素資源經過確權后形成的新型資產形態,更是數字經濟的血液。因此,數據上鏈將助力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讓數據價值最大化。
“數據要素構成了新時代的新生產力,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數字經濟新領域、新階段。”于佳寧稱,隨著數據要素市場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將得以進一步高效配置,從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規模不斷壯大,讓數據紅利成為繼人口紅利之后第二波要素紅利。
(證券日報)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