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有著“中國金王”之美譽的陳景河褪色了!
1月4日晚間,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收到訴訟判決結果,因為非法采礦,被罰沒4.76億元,7名涉案人員被處刑罰并處以罰金。
作為市值超過2700億的行業巨頭,紫金礦業非法采礦事件震動了資本市場。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造成長期無證開采的原因,在于相關人員法規意識淡薄,這也被行業人士指出有些輕描淡寫。
而且,對全年預計盈利200億元的紫金礦業來說,4.76億元的罰沒金額基本影響不大,公司股價在事件暴發后不跌反漲。
30年來,陳景河執掌的紫金礦業通過全球收購,已經成長為全球大型跨國礦業集團。
紫金礦業的并購還在持續。據長江商報粗略估算,過去一年,紫金礦業在并購方面耗資約為350億元。陳景河的如意算盤是,左手金、右手鋰,試圖借此對沖潛在的產業風險。
激進并購的紫金礦業也存在財務風險。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有息負債超過千億。
子公司非法采礦8年
作為全球知名的有色巨頭,紫金礦業灰幕暴露,讓市場頗感意外。
灰幕源自紫金礦業旗下子公司。2005年前后,內蒙古烏拉特草原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吸引了包括紫金礦業等一眾礦企前往淘金。這一年,紫金礦業出資1.425億元成立烏拉特后旗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簡稱“烏后紫金”),其持股比例為95%,經營范圍為鉛、鋅、銅、硫、鐵礦開采、選冶、加工、礦產品銷售。
非法采礦行為發生在8年之后。
公開消息稱,2022年,紫金礦業公司在無開采許可證的情況下涉嫌違規開采600萬噸礦石,收益超40億元,且在開采過程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并導致周圍土地鹽堿化程度不斷加劇,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據巴彥淖爾市環保部門查證,烏后紫金在南礦段越界開采礦石2988.41噸,無安全許可證違法開采約163.25萬噸已處罰。舉報的北礦段已無證采礦約251萬噸,南礦段越界采礦約4.65萬噸的情況基本屬實。
隨后,公安部門對上述事件進行立案調查,烏后紫金及7名相關人員因涉嫌非法采礦罪被提起公訴。
根據紫金礦業披露的法院判決結果,烏后紫金于2013年8月至2020年期間,在已取得烏拉特后旗東升廟三貴口北礦段探礦許可證但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通過以探代采的方式,在烏拉特后旗東升廟三貴口北礦段進行巷道掘進及礦石采挖,涉案礦石價值共計約4.61億元。法院判決,烏后紫金犯非法采礦罪,沒收違法所得4.61億元,并處罰金1500萬元,罰沒合計約為4.76億元。
此外,7名相關人員因犯非法采礦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至有期徒刑1 年緩刑2年不等,并處罰金20萬元至6萬元不等。
對于上述判決事項,紫金礦業公告稱,烏后紫金東升廟三貴口南北礦段為同一礦體,2012年申報南北兩個礦段合一的采礦權,因北礦段勘探程度較低,只取得了南礦段采礦權。烏后紫金隨后進行補勘并于2013年9月獲得資源儲量備案,之后交納了有關價款并多次申報采礦權。因礦業政策及人為等多種因素,北礦段一直沒有取得采礦權,加上烏后紫金相關人員法規意識淡薄,是造成該項目長期無證開采的主要原因。
紫金礦業表示,公司已責成烏后紫金深刻吸取教訓,認真反思檢討和改進工作,增強依法合規意識,進一步加強與當地有關部門溝通,盡快完善相關權證手續。此外,本次涉案7名相關人員均非上市公司層面的董事、監事或者高管人員。本次判決的執行,將影響公司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簡稱“凈利”)的金額約為4.52億元,約占公司2021年度經審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的0.64%。
將事件原因歸結于法規意識淡薄,這也被行業人士指出有些輕描淡寫了,“作為市值千億級別的上市公司,應該有健全的合規風控體系,法規意識淡薄一說站不住腳”。
而且,出人意外的是,罰沒4.76億元,影響2022年凈利潤約4.52億元,這一事件對紫金礦業二級市場的股價竟然沒有絲毫影響。1月5日,紫金礦業A股報收10.39元/股,微漲0.87%,總市值2735.62億元;港股報11.34港元/股,漲幅1.8%,總市值2985.74億港元。
“這么大的利空居然還在漲”“這股牛啊,挨罰四億多,竟然漲起來了”,東方財富的股吧中,投資者熱議。有投資者較為樂觀,只要人民幣升值趨勢不變,紫金礦業上漲邏輯就不會改變。
年砸350億狂購債務1132億
罰沒事件影響凈利潤4.52億元,股價不跌反漲,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凈利潤的影響并不大。
紫金礦業的前身是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礦產公司,1993年改組后,紫金礦業正式成立,2003年香港上市,2008年上交所掛牌,是國內少有的A股、H股上市的有色企業。
紫金礦業成長為全球巨頭、A股市場上的“礦茅”,與其全球并購直接相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陳景河的推動下,紫金礦業在全球實施了40多宗收購案,涉及資金高達500億元。標的資產多為礦山,包括金礦、銅礦等,足跡遍布塞爾維亞、剛果、秘魯、哥倫比亞、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等10多個國家及地區。
高景氣之下,瘋狂并購帶動紫金礦業經營業績快速增長。2011年,公司凈利潤為57.13億元,2012年至2015年處于調整期,2015年的凈利潤下降至16.56億元。2016年至2020年,凈利潤從18.40億元增長至65.09億元。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高景氣來襲,凈利潤分別為156.73億元、166.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0.80%、47.47%,均為高速增長。預計2022年盈利200億元左右,罰沒影響的4.52億元,對凈利潤的影響確實不大。
2022年,陳景河推動的紫金礦業并購依舊,且規模更大。主要為,1月26日宣告出資約51.17億元收購加拿大新鋰公司100%股權,4月29日宣布作價76.82億元收購盾安控股旗下包括西藏阿里拉果錯鹽湖鋰礦70%權益、江南化工9.82%股權、盾安環境8907萬股股份等資產,5月9日又稱出資17.34億元收購A股公司龍凈環保控制權。6月至11月,相繼宣布收購湖南道縣湘源鋰多金屬礦、新疆烏恰縣薩瓦亞爾頓金礦、新疆偉福礦業、同源礦業、山東海域金礦30%權益、南美洲蘇里南Rosebel金礦、安徽沙坪溝鉬礦、招金礦業20%股權等多項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招金礦業,其重要子公司瑞銀礦業旗下資產就是國內首個海上金礦、近年來國內發現的儲量最大的單體金礦——海域金礦,已探明黃金資源量為562.37噸,其中儲量約212.21噸。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紫金礦業為“買買買”的資金支出約為350億元,其中約有290億元用于買礦。
在買礦中,除了金和銅外,一個突出的特征是大舉加碼買鋰力度。系列收購之后,紫金礦業形成“兩湖一礦”格局,整體碳酸鋰當量資源量超過1000萬噸,約居全球主要鋰企資源量前10位。公司遠景規劃碳酸鋰當量年產能15萬噸以上,成為全球重要鋰生產商。
對于陳景河左手買金右手買鋰,分析人士稱,近一年來低價買金礦可以攤薄前期高位投入的成本,買鋰礦的價格也處于高位。高位逐鋰,存在風險,隨著行業周期波動,金、鋰并舉可對沖規避風險。
盡管如此,紫金礦業還是存在不容忽視的風險,那就是債務高懸。
截至2022年9月底,紫金礦業有息負債合計達1132.07億元,較年初的780.73億元增加351.34億元。期末,公司短期債務275.66億元,對應的賬面貨幣資金為211.53億元,加上理財產品等約20億元,合計為232億元左右,貨幣資金不能覆蓋短期債務。前三季度,利息費用為22.87億元。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58.29%,較年初上升2.82個百分點。
去年11月9日,惠譽下調紫金礦業評級,將其違約評級和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BB-”下調至“BB+”,展望穩定。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