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vivo推全黑色版本,OPPO發布清新綠版本,華為推出“草木綠”“鉆雕藍”
□本報記者 雷瑋
在硬件配置同質化競爭之后,細節差異化開始主導市場。
2017年,國產手機紛紛化身“變色龍”,國產手機廠商跳出千篇一律的黑白金三色框架,不再跟風蘋果三星,紛紛推出多種個性顏色。
今年,繼蘋果推出紅色版iPhone7之后,vivo旗下的旗艦產品Xplay6推出了全黑色版本,OPPO推出了清新綠版本的R9s,而此前在海外發布的華為P10,也在國內發布了“草木綠”和“鉆雕藍”兩種獨特色彩產品。
手機行業資深觀察者徐林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由于智能手機硬件上游發展已經進入了平臺期,通過硬件配置參數來吸引消費者以推動銷量的效應越來越低,外觀設計、色彩等因素更易吸引消費者,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方面發力。”
“外觀設計、色彩更容易吸引消費者”
最初iPhone僅有黑白兩色,而此時市場上的手機也基本以黑白為主。在蘋果推出金色、銀色及玫瑰金之后,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也開始推出這些顏色的產品。
而隨著國產手機市占率的逐步提高,“跟風”iPhone的情況也逐漸出現改變。以最近備受關注的紅色手機為例,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底前,OPPO就已推出大紅色的R9s新年特別版,直至今年3月21日,蘋果才在全球范圍推出紅色版的iPhone 7。而vivo此前推出的磨砂黑版Xplay6,則將機身全部達到黑色,在視覺效果和使用體驗上也已超過了海外品牌的同色產品。
隨著國產手機的行業地位不斷攀升,從模仿變為自主的這條道路上,除了機身顏色的變化外,國內手機企業也紛紛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部分領域還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其中例如vivo在手機HiFi領域已經成為業內的領頭羊,OPPO在手機拍照的優化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小米和華為則成為了全球為數不多有著自研芯片的手機企業。
徐林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由于智能手機硬件上游發展已經進入了平臺期,通過硬件配置參數來吸引消費者以推動銷量的效應越來越低,而通過外觀設計、色彩等因素來吸引消費者關注,則更容易,因此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在這一方面發力。”
手機換色背后工藝復雜
事實上,機身顏色多樣化并非近年來才出現,徐林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色彩在手機行業一直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較早功能機的可換外殼、紀念版機器采用特別配色等,對于銷量的推動都很有效果。但是不同的顏色,往往會代表不同的消費者喜好以及工藝難度。”
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一款自己喜歡的顏色的手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市民李先生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現在大多數手機的顏色都和iPhone一樣,想要找到其他顏色的手機非常少,可是我想要有一個更能代表自己個性的顏色。僅僅只是一個顏色,難道對于廠家來說有那么難嗎?”
然而,看起來簡單的機身顏色,對于手機企業來說卻并不容易。vivo公司產品經理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以Xplay6磨砂黑的全黑工藝處理為例,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讓不同材質所呈現出的黑色在機器上和諧統一,為了實現Total Black的設計理念,我們全球首次在玻璃蓋板上嘗試了黑色曝光油墨技術,并且采用了正面藍寶石指紋按鍵鍍膜技術,以實現按鍵與正面玻璃蓋板的黑色完全一致;另外在后殼、LOGO、信號帶和鏡頭鏡片的顏色上也作了反復調整,以求實現不同材質間最統一的黑色呈現。此外,還有很多機身細節,比如在Xplay6的耳機孔、USB孔、揚聲器、前置補光燈、傳感器等位置進行了隱藏式設計,最終實現了整機高度一致性的黑色。”
而很早就已經在產品中推出多種顏色產品的OPPO,在機身色彩調配方面也有著自己的處理方式。OPPO公司相關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在機身顏色方面,我們較早地洞察了消費者的需求,早在行業在處于以配置吸引消費者的時候,我們就在早期產品Find 5和N1 mini上推出過有著多種機身顏色的型號。顏色本身就是產品差異化的一部分,而在產品設計階段,我們的目標就是解決用戶的痛點,這也是基于大量的用戶調研數據來做支撐的。”
越來越多國產手機開始自主決定產品風格
根據IHS Technology公布的2016年手機銷量數據顯示,2016年華為智能手機以1.39億臺出貨量名列全球第一,OPPO、vivio分別以9500萬臺、8200萬臺位居第二、第三。國內手機已經成為行業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對于去年所取得的成績,vivo公司相關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國內手機品牌在行業中的地位近幾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國內手機品牌在越做越強的同時,也在越變越少,所以我們一直如履薄冰。vivo對行業發展一直懷有很強的敬畏心,這個行業挑戰也很大,包括技術的發展、目標人群的變遷等,所以我們只要埋頭種因,果肯定會水到渠成。排名的進步也是我們多年努力的結果。”
徐林認為,在手機行業快速增長紅利消失之后,手機企業的綜合實力,如品牌建設、消費者服務、渠道經營等方面的實力考驗權重會增加,只靠產品參數的簡單堆砌,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和消費者。所以在產品之外的思考和動作,就是國產品牌的機會,而這些做好了,將會是一個長期紅利,也是支撐一個品牌長期走下去的基石。
“國產品牌目前已經找到了相應的差異化發展之路,能與國際大牌形成足夠的區隔。但暫時還未達到引領行業發展的水平,如果國產廠商能通過差異化發展確立自己的市場地位,從而影響上游為自己服務,這并不是不可能。加上現在國產品牌的銷量已經是整個行業所不可忽視的量級,憑借龐大的出貨量,整個產業鏈中的任何一環也無法忽視這股力量的存在。”對于產品差異化的問題,徐林表示。
3C廣播電視人、《新趣》創始人黃浩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份額的逆轉,國內手機企業正面臨著從跟隨者到領導者的轉變,此時就需要有自己的東西來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所以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自主決定產品風格。而國內手機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專利積累以及品牌建設方面,這也是為何在新技術到來之時有很多企業踴躍進入,并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發力。對于已經在國內市場取得不錯成績的國產手機來說,如何實現走出去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責編:ZB